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

共享經濟 (一)




共享經濟,大家未必知道是甚麼,但Airbnb ,相信你總會在網上遇過。

Airbnb正是當今最火紅的共享經濟案例。這個成立於2008年的網上預訂旅遊住宿平台,特色是供預訂的不是酒店旅館房間,而是閒置的住家或房子,甚至有梳化床位出租。善用閒置或未盡其用的資源,技術或空間,正是共享經濟的精神。

Rachel Botsman一本名為《我的即是你的》(What’s Mine Is Yours: How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and Time )的書,掀起了全球的共享經濟(Sharing economy)潮流。伴之而來的是協作式消費(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)peer-to-peer economy…… ,供求和交易經由個人和社群連成的網絡發生。


有人可能會認為共享經濟不是新鮮事物,回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,大家迫於無奈也習慣共享───把孩子交給鄰居照顧;包伙食;街坊標會(類似現在的crowdfunding)。急速都市化令人們的生活變得個人化和自私自利。如今重提共享經濟是不切實際,阻住地球轉?

今天,Airbnb在全球三萬四千個城市有60萬項住宿單位出租,該公司市值高達一百億美元; (Airbnb搶走不少酒店的生意,引發不少爭議) 提倡共用汽車的Zipcar,在全球27個國家有170萬會員共用汽車。每一輛共用的汽車可取代十五部由私人擁有的車;最近 Avis Budget Group用五億美元收購ZipcarLyft是一個提供類似本港泥鯭的的共用汽車服務,為駕車人士配對需要汽車代步的學生,退休人士或長者,而駕車者可賺取外快。


可以想像,共享經濟不留情面地衝擊供求的概念,買和賣關係變得模糊,我們的消費不再必然在店舖或商場發生。所謂市場,不再集中於某些機構或企業,而是分佈在百花齊放的個人網絡和社群。

不在乎天長地久,只在乎曾經擁有。」不少香港人深信不移擁有是人生目標,經濟繁榮有賴駛錢消費;有車有樓才算是優質生活。可是,今時今日,這種做人態度認真過時。Airbnb行政總裁Brian Chesky說全美國有八千個電鑽,但它們被使用的時間平均只有13 分鐘。家家戶戶都真的需要「擁有」電鑽嗎?想清楚,我們需要的其實是牆上一個洞而已。

今天,勢不可擋的大潮流是不在乎曾經擁有,只在乎各取所需。

不少跨國企業也不得不順應這股潮流,在業務運作上作出轉變,例如轉向減廢循環再用,生產商透過善用資源而創造價值,令供應鏈由傳統的一條直線,變得一個圈。正當我們還忙著轉手機型號之際,Vodafone 在歐洲已開始推出手機出租服務。荷蘭的Mud Jeans 推出月租牛仔褲,消費者付出大約每月港幣60元,一年後可換款。Patagonia和宜家都在網上舉辦二手賣物會,讓顧客出售舊產品,成交者可賺取積分。福特汽車與 Heinz合作用蕃茄纖維做汽車零件。

香港有沒有企業也在回應這潮流的召喚?歡迎大家提供本地例子。


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

公益營銷:趕客反賺錢?



戶外活動服裝及用品公司Patagonia 去年推出「不要買我們的外套」廣告宣傳(Don’t Buy This Jacket campaign),鼓勵顧客即使家裡的風褸破爛了,不要買新的,修補一下就好。這招「明目張膽」趕客的推廣手法,結果令該公司的利潤不減反增。

該公司創辦人 Yvon Chouinard在傳媒訪問中直言,每當公司投資多一分去愛護地球,公司賺的錢就愈多。公司的環保策略總監Jill Dumain說得更到肉,如果公司要賺到盡的話,方法是投資建立環保供應鏈。

Patagonia給大家的幾點啟示:
企業不應單純為了感覺良好而行善;增加公司利潤,才是參與公益的誘因。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(CSR),不一定要找非牟利或慈善機構合作,它們可以一手包辦。
品牌營銷推廣,形式遠遠不止於製作一個三十秒廣告,或者投放網上横額廣告,而是創意無限的。


Patagonia的廣告實質是鼓勵大家奉行環保:消費者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東西,而企業的生產模式亦應轉向貴精不貴多,間接標榜自己的風褸優質又耐用。廣告又呼籲讀者登入該公司專題網頁,承諾坐言起行,補衫不買衫;把舊風褸送到回收點,讓有需要的人再用。說到底,Patagonia 的策略,是讓捧場客代勞,傳播品牌營銷訊息,這比起用真金百銀去投放廣告,來得更有效。

要知道,Facebook用戶每月發放和分享數以百億個帖子,美國有調指出一般人對網民或親友的評級和留言,信任程度比廣告高兩倍。美國有調查顯示,近八成美國人表示,兩個牌子的同類型產品,如果價錢和品質一樣的話,他們會選有公益目標的那個品牌。

香港中文大學也做過類似調查,75% 受訪者認為本港公司未充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;84% 人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應該是長遠的投資,而且融合於公司的業務決策之中。不過,九成人覺得本港企業視CSR為公關或品牌/市場營銷策略。

資訊科技的發達,迫使企業和品牌要提高透明度,產品生產過程不環保,不人道,又或者公司某項聲稱名不符實,隨時會成為網民洗版題材,覆水難收。反過來,善用新媒體和具創意的方法,讓消費者齊齊參與,發揚美事,要達致雙贏局,可謂事半功倍。

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

公益營銷:市場導向VS產品導向




非牟利機構策劃廣告宣傳時,總是慨嘆budget太少,難以跟商業機構銀彈式廣告投放匹敵。按這道理,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可以免費使用電視台的政府宣傳短片(API)時段,而且播放次數不少,又不乏黃金時段,效果應該很好。可是,我們未見有數據顯示,API令更多年青人企硬,令更多人在政策文件的公眾諮詢期提交意見。

市場營銷推廣要正中下懷,必須從消費者的需要和慾望出發,而不是說服受眾去買營銷商要推出的產品。要知道,消費者買的不是洗頭水,而是亮麗柔順的頭髮。簡而言之,這是市場導向。

今時今日,Kotler Andreasen說的社會營銷(social marketing)已相當普及,各地提倡環保﹑反吸煙﹑捐贈器官……等的機構,都用上市場營銷的手法去推廣社會公益的意念,鼓勵人們身體力行。可是,綜觀本港非牟利機構或政府的營銷推廣,慣於著力硬推產品。典型例子是政府近年常用,以酒樓餐廳為場景,男女老幼人人講一句的宣傳片,那其實只是包裝較精美的說教硬銷,而不是讓受眾想像相關政策可帶來甚麼好處。看完這樣的片段,恐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無動於衷。

社會營銷與其他市場營銷沒兩樣,分別只在社會營銷的目標是要達致社會裨益;而得益的不只是營銷者,受眾以致整體社會都受惠。市場學101教大家,市場營銷的要素是4P: 產品(Product),價格(Price),銷售點(Place) 和推廣 (Promotion)。社會營銷則再多幾個P公共(publics),夥伴(partnership),政策(policy)和資金來源(purse strings)
傳達公益訊息,不一是用老正(老套和正規)方法。

1983 年,美國運通卡的市務部推出修復自由神像計劃,持卡人每次簽帳,公司便會捐出一美元支持修復計劃。四個月下來,該計劃籌得超過二百萬美元,開創了把公益融合於業務的cause-related marketing(公益營銷)先河,一石二鳥。

香港人熟悉的公益營銷例子有Dove Campaign for Real Beauty ,一系列巨型人像海報,模特兒是不同年紀,滿有自信的素顏女子。公司又成立了基金,向世界各地年青女性推廣認識正面的自我形象。

有心回饋社會的企業,除了爭取各式的社會社會責任嘉許和獎勵和製作CSR報告,還可多運用創意,把CSR成為真正造福社群,有利業務推展,又為人津津樂道的多贏方案。